跳轉到

【書評】底層邏輯-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

「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?」,是看到了表象?還是看到了哪一象?一件事情是由多種面向所交織出,也就是透過不同因共業造出的果。如果一件事只看表象,眼前的一切,可能你正在步入他人的陷阱。

![底層邏輯-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](images/底層邏輯-edited-1-scaled.jpg)
圖片來源:筆者拍攝

你正在被注射式洗腦無差別攻擊嗎?

是否有想過問題真的是問題嗎?

「在台灣,是不是做黑的,才會賺大錢?」

「對阿,賺錢的手段都寫在刑法裡!!」

先別急著回答答案及聯想,先思考這個問題真的是提問嗎,是不是這個問題和答案背面,帶有特定人的觀點,要注射到你的大腦。

黃金三問帶出「為什麼」

作者提出「黃金三問」(Why、What、How)裡最有力量、最有可能觸及靈魂的問題,但也是最危險的問題。

「為什麼做這三件事,讓你今天特別衰?」

「為什麼愛睡覺的人,頭腦更好?」

「為什麼…」

「為什麼…」 「為什麼…」

營銷號,你被注射式洗腦騙了

「為什麼+觀點」,是一支危險的「注射器」

劉潤

作者在書中表示猶豫了很久要不要寫這段文字,會因為有人恍然大悟,用這個「注射器」 去操縱別人。

也因為有人會恍然大悟,知道如何避免被這支「注射器」注射—避免被別人注射,避免被自己注射。

這個世界上最大的 「注射器」,是無數電視劇裡演過的那一幕,一個風兩交加的夜晚,主人公跪在磅礴大雨裡,對著蒼天怒吼:「為什麼上天你要這樣捉弄我?」等—等。 可能上天並没有捉弄你。你只是單純地輪了。

營銷號常常為了流量而寫出一些驚世駭俗的看法或者做法,將看起來有一點相似,本質不同的兩碼子事,包裝在一起,讓你誤以為事實真是如何。

複利思維?=高效人生

作者提到可以從數學的思考方式來出發,有成功機率,也就有失敗的機率,那麼複利,不能只單看成功的機率,況且在人生中世間萬物是動態的,必須持續產生位移,規律地去執行,才能產生加速度,。

「從不確定中找到確定性」(機率論)

如果假設說一件事情的成功率是20%,如果你重複做了14次,那重複會讓你的成功率攀升到95%。

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(微積分)

“一個物體靜止不動,你推它一把,會瞬間產生一個加速度。但有了加速度,並不會瞬間產生速度。當加速度累積一段時間後,才會產生速度。而有了速度,並不會瞬問產生位移。當速度累積一段時間後,才會有位移。”引述作者書中的話。

你的一時努力,不會馬上有效果;累積一段時間,才會變成你的能力;有了能力,並不會馬上做出成續。你的能力,得累横一段時間,才會變成你的成續;而你有了一次成績,並不會馬上得到領導的賞識。你的成續,得累積一段時間,才會使你得到領導的賞識。

公理體系(幾何學)

“在幾何學中,一旦制定了不同的公理,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,這就是公理體系的思維。”改篇作者書中的段落。

團體的願景、使命、價值觀,就是這個團體的公理。而公里決定了這個團體,各種行為會往哪個方向發展。根據公理。會衍生出系列的制度、流程和行為,而形成體系。

體系的健全,要以完全自洽來判定,完全自洽會使團體自主運作起來,讓領導者無須親力親為,需要知道更詳細的內容,可以自行購買書籍參閱喔。

改變自己,就會有貴人和好人

作者提到

成名之前,你發現遇到的都是壞人。

成名之後,你發現遇到的都是好人。

為什麼?因為你身處的圈子不同了。

「爛人爛事」的時間軸

當你現在身處於「爛人爛事」的時間軸上,你會發現你身邊的人可能跟你是同級或者比你低一點,那是因為你們的頻率、思考的軌道是一樣的,所以你能給的,別人也能給,你不能給的,別人也沒辦法給,如果你說「歹竹出好筍」,一定能翻轉人生,我想你先改變自己吧!

改變自己,複利自我

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、平等交換,如果身邊想要有好人或者可以幫助到你的人,你就必須要跳脫舒適區,將自身的能力提升到可以幫助別人同等價格的能力。

作者有提到,人生就像無限公司,需要為自己做有最有勝算的決策,且就像前段所講,必須要持之以恆,持續提升及輸出。可能短時間看不到即時的成效,但當你累積的積分足夠時就會看到成效,

底牌,只讓懂底層邏輯的人知道

一件事情有多種面向,在書中一開表示,應該有三種對錯觀(法學觀、經濟學家、商人),在不同視角下,事情結論就有可能天翻地覆,如果你想要在這個社會中走跳,走跳的足夠優雅,就必須懂底層邏輯,使用不同的視角將底牌窺探出。

我將書中一故事還原出來,讓大家可以容易理解三種對錯觀。

“一位悍匪經過周密的計畫,綁架了首富的兒子。最終,首富以數億元贖回了兒子。整個過程驚心動魄、跌宕起伏,不輸一部警匪大片。其中,一段首富和綁匪的對話卻令人深思。 綁匪問首富:「你為什麼這麼冷靜?」 首富回答:「因為這次是我錯了。我們在當地知名度這麼高,但是一點兒防備都沒有,比如我去打球,早上5點多自己開車出門,在路上,幾部車就可以把我圍下來,而我竟然一點防備都沒有,我要仔細檢討一下。」 什麼?首富說自己錯了!為什麼?明明是綁匪違反了法律,綁架了他的兒子。 從法律上來說,肯定是綁匪錯了,所以綁匪要為他的行為坐牢,接受法律的制裁。但我們站在首富的角度看,也許這種事情透過加強安保等措施是可以避免的,他卻因為沒有做,導致兒子被綁架,最終花了數億元贖回兒子。還好最終破財消災了,如果被撕票,那損失就更大了。到那時,即使用法律手段制裁了綁匪,又有什麼用?損失已經發生,且無法挽回。所以,首富當時說他錯了,是他真覺得自己錯了,不是客氣。”